​“西方之珠”——中华故土阿拉木图

2025-11-06 22:51 来源:健乐园 点击:

“西方之珠”——中华故土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又称古尔班阿里玛图,在公元前1000-900年第一批农民和牧人来此定居。从公元前700年到基督教时代开始,这地带地区先后被塞人和后来的乌孙人占领,他们的居住地位于天山以北。

大宛国汗血宝马

由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的众多山溪的灌溉,土地肥沃,除了生产谷物外,大部分地方已被开辟为果园。其中苹果园数量最多,因此阿拉木图赢得了“苹果城”的美誉。附近还有一个面积约8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

18世纪中期,清朝重新将西域纳入中国版图。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将西域更名为新疆,今哈萨克以及周边的乌兹别克地区均表示归顺清朝。

1820年清朝疆域

19世纪后期,经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俄通过包括《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塔城界约》、等不平等条约,从清朝取得了北起外蒙古唐努乌梁海十佐领,从沙俄的边堡铿格尔图喇,向西南到喀喇玛岭,再到楚克里克河,爱古斯河,再到巴尔喀什湖北岸,向西南经过楚河,塔拉斯河上游的地区,共计四十余万平方公里。俄罗斯帝国在此地设“七河州”,即除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外的七河地区,七河州州府维尔尼(Verniy)即是今天的阿拉木图。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

1911年,阿拉木图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唯一在大地震中留下的建筑物是一座东正教教堂升天主教座堂。1920年代,当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建成后,阿拉木图成为了一个主要的中途站。因中国作曲家冼星海曾居住于此,1998年政府将原弗拉基米尔大街更名为冼星海大街。

冼星海

1921年,阿拉木图的名称被改为“阿尔玛-阿塔”(俄语:Алма-Ата,哈萨克斯坦语中的意思是“苹果之城”)。1929年,阿拉木图成为了哈萨克斯坦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1991年,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的签署仪式在阿拉木图进行。

月光下的阿拉木图

由于阿拉木图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过于接近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和中国新疆伊犁、阿克苏地区,不符合一个独立国家首都的要求,难以满足首都建设发展的需要。

巴尔喀什湖美景

哈萨克斯坦议会根据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提议,于1994年7月6日通过迁都决议。随后的几年,阿克莫拉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扩建工程,为迁都作了大量的准备。1997年12月10日,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阿克莫拉郑重宣布,阿克莫拉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永久性首都”,从而取代了阿拉木图作为哈萨克斯坦政治中心的地位。

哈萨克斯坦女子

苏联时期大量俄罗斯人迁居到哈萨克,主要集中在靠近原俄罗斯帝国的北方地区。相比之下,阿拉木图主要是哈萨克族居住的地方,俄罗斯人相对较少。因此,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并迅速发展成为中亚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现今。尽管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阿拉木图仍然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哈萨克女子

#俄罗斯# #历史# #历史回眸# #新疆# #西北# #边境# #清朝# #苏联# #伊犁头条# #哈萨克#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