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六):一分钟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的历史

2025-08-06 00:56 来源:健乐园 点击:

日本(六):一分钟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的历史

今日开启日本的平安时代,即794-1185年间的历史。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长冈京移到平安京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

一、桓武天皇:781-806

桓武天皇,生于737年(天平9年),卒于806年4月9日(延历25年3月17日),日本第50代天皇,在位年自781年4月30日(天应元年4月3日)至806年4月9日(延历25年3月17日)。桓武天皇的名是山部,去世后的和风谥号是日本根子皇统弥照尊,汉风谥号是桓武天皇。

781年4月30日(天应元年4月3日),山部亲王接受光仁天皇的让位,就天皇位。第二天的5月1日(4月4日),册立同母弟早良亲王为皇太子。5月12日(4月15日),宣读即位诏书。783年5月23日(延历2年4月18日),册立藤原乙牟漏(父亲是藤原式家的藤原良继)为皇后。桓武天皇与皇后之间,生有安殿亲王(日后的平城天皇)和神野亲王(日后的嵯峨天皇)。另外,还与夫人藤原旅子(藤原百川之女)之间生有大伴亲王(日后的淳和天皇),与夫人多治比真宗之间生有葛原亲王(786-853,武家之栋梁桓武平氏之祖)。

1.1、千年古都平安京:794

平安京,是日本的京都的古称,是日本在794年(延历13年)桓武天皇从旧都长冈京迁都後至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期间的首都,位于现在京都府京都市中心地区。

平安京寓意“和平与安定之都”,由桓武天皇效仿隋唐长安和洛阳建设。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朱雀路为轴,贯通南北,分为东西二京,中间为皇宫,正面是罗生门,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布局整齐划一,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神宫坐落于北方,街道都以直角交会。

京都位于日本本州岛中西部,坐落在京都盆地北部,东距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仅5公里,东、西、北三面有丹波山地、比良山地和贵船山地环绕,市区随京都盆地向南面大阪湾敞开为巨型口袋形状。

平安京南北长约5.2公里,东西长约4.5公里,面积相当于中国唐代京师唐长安城的五分之一。面积23.4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

1983年,京都府与陕西省结为友好省县。1974年京都市与西安市结为友城。

二、嵯峨天皇:809-823

嵯峨天皇(786年9月7日-842年7月15日),日本第52代天皇(在位大同4年809年4月1日-弘仁14年823年4月16日)。讳神野。擅长书法、诗文,被列为平安时代三笔之一。

嵯峨天皇的名字是神野,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唐化”,从礼仪、服饰、殿堂建筑一直到生活方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嵯峨天皇不恋权位,反倒寄情琴棋书画,徜徉山水之间,是位无为而治的信奉者,他迷恋汉学,诗赋、书法、音律都有相当的造诣。

2.1、空海:774-835

空海(774年7月27日-835年4月22日),俗名佐伯真鱼,于唐朝为日本派遣僧,师学于今西安青龙寺,惠果阿阇黎门下,受获传承付法第一人,赐受法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日本佛教僧侣,至中国学习唐密,传承金刚界与胎藏界二部纯密,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开山祖师。

他被敬称为弘法大师与遍照金刚。也因其书法功底强,而被称为“五笔和尚”,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合称平安时代三笔,著名作品为风信帖。

2.2、橘逸势:781-824

橘逸势(782年-842年),日本平安时代著名书法家,804年他和空海一起渡唐,向中国书法家学习。其书法与空海、嵯峨天皇合称“三笔”。

橘逸势出身名门,其祖父为橘奈良麻吕,其父橘入居。橘逸势在家中排行第三。

2.3、弘仁・贞观文化:大约公元9世纪

弘仁・贞观文化,是指于日本史中,以弘仁・贞观年间为中心的平安时代前期(大约公元9世纪)文化。

这个期间亦称弘仁・贞观时代。另外,从20世纪末期期开始,有关日本美术史的记述慢慢不再使用“弘仁・贞观时代”,而是称之为“平安时代前期”。

三、真言宗:9世纪初

真言宗,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密宗的一种;为与最澄的台密(即天台宗)区别,又称东密

密宗源自印度,四世纪流行于中国与朝鲜,后由空海于弘仁七年(816年)在高野山创设真言宗。其后逐渐分为小野、广泽二流,从此二流又分化出大量分派,大致可分为新义、古义二派。

四、药子之变:810

药子之变,是810年日本历史上发生的一次未成功的政变事件。平城天皇与他的情人藤原药子和藤原仲成试图废黜嵯峨天皇,恢复平城天皇的统治,但没有成功。

809年平城天皇因病退位给他的弟弟嵯峨天皇。嵯峨天皇登基后采纳了一系列新政,这些新政遭到了许多人的不满,同时平城天皇的病出乎意外地好了,因此对嵯峨天皇的新政不满的人就开始聚集在他的身边,形成了一个对抗势力。810年平城天皇在他的宠妃藤原药子及其兄藤原仲成的帮助下试图推翻嵯峨天皇,重新执政,但这个计划没有成功。嵯峨天皇于9月10日先发制人,平城天皇被幽禁,藤原仲成被杀,藤原药子服毒自杀。

在日本历史上这个事件被称为“药子之变”,因为许久以来一直认为藤原药子是这个事件的主使人。但近年的历史研究却似乎说明,实际上这个事件是嵯峨天皇的一个圈套,他自己感到受到平城天皇的威胁,因此故意引诱平城天皇犯事。而藤原药子则由于她早先的事件,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替罪羊。

4.1、平城天皇:774-824

平城天皇(774年9月25日-824年8月5日),日本第51代天皇,806年4月9日 - 809年5月18日在位。

他是桓武天皇第一皇子,母亲是藤原良继之女藤原乙牟漏。讳小殿,783年改名安殿,又称奈良帝。785年被立为太子,806年时因桓武天皇驾崩而继位。在他任内废除了冗官,改善行政与经济问题,设置观察使来监督地方官,使律令全面重建。但是在809年时,平城天皇因为身体病弱,长期治疗都无法改善,最后让位于胞弟神野亲王(嵯峨天皇),自己则隐居在平城京。

4.2、改写历史的丈母娘,藤原药子:存疑-810

藤原药子(存疑-810年10月17日)是日本平安时代初期的女官,父亲为藤原种继。

起初,她与中纳言藤原绳主结婚,生下三子二女。长女后来进入当时桓武天皇皇太子安殿亲王后宫,药子的女儿虽然美貌迷人,却不受宠,药子担心女儿不谙事故,深怕她在受到宫中排挤,便入宫照料女儿,不想入宫后,却因姿色美艳,成为东宫宣旨。身为一个高级女官,药子却与安殿亲王私通,同时又有与藤原葛野麻吕通奸的传闻。得到这些消息的桓武天皇相当震怒,便将药子从东宫逐出。

五、摄关政治:平安时代

摄关政治,是平安时代,以藤原北家(藤原良房支派),以摄政或关白的职位,作为天皇的代理人或辅佐者独掌朝廷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

摄关政治类似于中国的外戚干政,而其所象征的是日本中世以来的律令制度的瓦解。其后所接替的政治制度是院政。

5.1、藤原北家:大约9世纪兴起

藤原北家,是日本藤原氏的一支,以藤原不比等次子藤原房前为始祖的家族,以房前宅邸在兄长武智麻吕之北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