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南京沦陷

2025-08-19 16:31 来源:健乐园 点击:

铭记:南京沦陷

南京是六朝古都,以最伟大的文学、艺术和政治中心而闻名,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很多重要时刻。1842年在这里签署了结束鸦片战争的条约,中国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1911年,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在这里宣誓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直至今日,南京依然自豪地保留着中山陵。

曾经的南京全城都是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帝王宫殿、奢华的陵墓、各种藏着奇珍异宝的博物馆和纪念馆。然而南京所有的辉煌在1937年荡然无存,因为这一年南京遭遇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8月初,中日军队在上海开战后,南京政府也随即做好了应战的准备,随时应对日军发起的进攻。中国领导安排军队进行防空演习,并通知居民对房屋进行伪装和修建防空洞。整个南京城内,人们将红色屋顶和白色外墙漆成黑色,然后在地上挖洞以便敌人攻进来时可以藏身。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南京被日军空袭了几十次,居民纷纷躲进地下室、战壕和防空洞。日军飞行员到处轰炸南京的学校、医院、电厂和政府大楼,成千上万的人都相继逃离了南京。

11月底,南京接到了恐怖的消息。素有“中国纽约”之称的上海沦陷了。此时有超过20万日军驻扎在上海与南京之间,同时有70万中国军人正在节节败退。随着上海的沦陷,日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南京。

此时国民党领袖蒋介石正在面对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是留下来抵抗日本军队保卫南京,还是把整个首都迁移到更安全的地方。经过一番思考后,这位最高统帅委任一名叫唐生智的下属留下保卫南京,自己则离开了南京。

其实蒋介石早就知道,唐生智根本指挥不了中国军队与经验丰富的日军作战,任命他为南京司令部长官,不过是为了向民众显示中国军队会坚决抗日的决心,以此来稳住民心。

蒋介石离开南京时准备了第二套方案,他命令大部分政府官员转移到南京以西的长沙、汉口和重庆三座城市,并派出9万中国军人到南京地区迎接敌人。

尽管南京有这么多部队做好了准备工作,但是在开战后短短4天南京迅速沦陷。南京之所以会这么快沦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的战斗装备就远不如日本,300架空军战斗机对战日本3000架战斗机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其次转移到重庆的官员,带走了大部分先进的通讯设备,造成各军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联络。再者中国军队来自全国各地,相互之间连面对面交流都成问题。最糟糕的是,蒋介石命令唐生智抛下军队独自撤离南京,这使得中国军队毫无凝聚力,军心涣散,失去斗志。

随着日军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人们相互争斗的嘈杂声和尖叫声,南京在烈火中彻底沦陷,迎来了最黑暗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