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百大高校-57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8-30 05:12 来源:健乐园 点击:

走进中国百大高校-57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简称东北师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于1946年建校,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1953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58年划归吉林省管理,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设有21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82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5000余人、博士生3000余人;在校留学生700余人。

历史沿革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 中共中央决定:延安大学的自然科学院、鲁迅文艺学院、行政学院的大部分,除自然科学院大学部两个毕业班学生毕业,由中央组织部分配到各个解放区工作,行政学院和校部预科的陕籍学员留在延安外,其余全部迁往东北继续办学,创建东北大学。

1946年元旦前后,东北局指示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东北公学”,同年2月以“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为目标开始招生。不久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良将军的胞弟、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

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党在吉林市创建的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

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东北大学。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1950年4月,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

1953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下放归吉林省领导,同年10月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 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8月,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8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应用研究型高校A类,根据方案总目标将加快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