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被砍下来是什么感觉?

2025-09-16 04:19 来源:健乐园 点击:

人头被砍下来是什么感觉?

斩首(decapitation),原理是割断脖子,也就是说将头和躯干分离。这种极刑并不是要造成受刑人肢体残缺,而是因为被截去部分相当重要,能导致立即死亡。纵观各种极刑的多样性和残酷性,斩首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死刑。

一般是犯下了滔天大罪的人才会有如此下场;斩首时是允许其他人在场观看的,不过场面太过残酷,来看的人数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都是成年的男性和妇女;那么人头落地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人头落地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是头先感觉离开了身体还是身体先感觉离开了头。从现代神经学角度分析,如果头颅与身体分开后实际不会有任何疼痛感。

主要是由于颈部神经并不发达,所以人基本上不会感觉到疼痛;可能只是类似于一种轻微的碰撞产生的痛感。另外人头落地后几秒钟内仍有意识和听觉吗?拉瓦锡是世界著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他认识并命名了氧气和氢气,发现了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并确立了硅的存在以及硫只包含一种元素的事实。在化学方面拉瓦锡对于世界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

作为一名科学家,拉瓦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验狂人”,他一生做过上千场实验,有化学领域的,也有生物方面的,但这些都不如他此生的最后一个实验那么神奇和诡异。

在拉瓦锡还很年轻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那就是“人被砍头后,是否还有意识”。在18世纪,人们对于死刑犯的行刑方式一般就是斩首或绞刑,当时政府声称斩首是痛苦最少的一种死刑方式,因为死亡的来临是一瞬间的。而拉瓦锡对此不置可否,在他的猜想中,人头掉落后应该还存在至少几秒钟的意识,不会立即死亡。

1769年,拉瓦锡在成为法国科学院名誉院士后,向包税局投资50万法郎,成为了一名包税官。后来发生了法国大革命,拉瓦锡包税官的身份就成了他的催命符,即使他很少参与波旁王朝的横征暴敛,但加入包税组织就是他的原罪。1973年11月28日,包括拉瓦锡在内的28名包税官全部被捕入狱。

第二年的5月7日,28名成员全部被处以死刑,当时拉瓦锡在科学上的贡献使得许多人为他奔走求情,但曾是拉瓦锡同僚的化学家佛克罗伊嫉妒其才华,暗中为死刑的判定推波助澜,导致拉瓦锡最终还是未能得到赦免。

5月8日,拉瓦锡被推上断头台,他显得很是冷静,毫无畏惧之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依旧是做实验,而这次的实验对象就是他自己。拉瓦锡恳请刽子手配合,他在被斩首后如果依然有意识,就会不断地尽可能眨眼,他希望刽子手能记下他眨眼的次数。

刽子手同意了,行刑时间到后,拉瓦锡的头颅被砍了下来,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不已地说:“他们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头砍下来,但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再长不出一个来了。”而刽子手则遵守了约定,提起拉瓦锡的头颅向众人宣布:他一共眨了11次眼睛。

虽然很多人觉得意识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砍头后人会瞬间死亡,但历史上不只是拉瓦锡,其他地方也发现过斩首后头颅仍有变化的情况。

汉朝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严刑峻法导致当时有很多的死囚犯。当时人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押解死囚犯的囚车经过自家门口。有一个死囚生不如死的被锁在囚车上,脖子上架起了坚固的木板,露出了一张凄凉的脸庞。

死囚被押到刑场后立刻带上了砍头台。砍头台上站着一位钳子手,身材威武高大,眼神流露着一股令人害怕的杀气。判官一下令执子手立刻就举起刀斧对准犯人的脖子,干脆利落的一刀落地,整个过程不超过几秒;死囚死后尸体就被带到了附近的空旷之地,供围观者欣赏。观察过程中竟发现那人的眼睛竟然眨动了几下,吓得围观的人四处逃窜

还有1905年,波略医生对死刑犯亨利·朗吉列进行了实验,在其被斩首后的半分钟里不停呼唤他的名字,结果头颅两次睁开了眼睛和医生对视。

可见大脑的运作需要血液的循环,在人被斩首后的几十秒里,这种循环非常可能仍然存在,所以能够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