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食管癌治疗历程分享

2025-09-23 01:19 来源:健乐园 点击:

我父亲食管癌治疗历程分享

父亲今年68岁,有多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史,5个月前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有严重食管癌,在郑大一附院经胸外科手术切除和介入科瘘口治疗4个月左右,目前已经完全康复,同其他病友相比,父亲基础病多身体素质差,反而术后恢复快真乃医疗奇迹,父亲他老人家也真是福大命大,这要是搁以前农村里那就是不治之症了啊。

2021年11月初,父亲从老家打过来电话,说自己吃饭呕吐有一个多月了,去村里诊所买了各种胃药吃过不见好转,后来跑去县城医院挂了号,医生开出一堆检查单,没家属陪着也弄不成,问我咋办,我在郑州平常工作都比较忙,除非特殊情况父亲一般不会打我电话,当时啥也没想直接买票让父亲过来我工作的城市,我要带他看病。

大学同学媳妇(下称嫂子)是省二院内分泌科主任,早些年父亲糖尿病初期时找她看过病,遇事还是先找熟人吧,虽然平常忙起来都不咋联系,但是电话打过去嫂子还是非常热情的给我们预约了门诊的时间,11月26日带上父亲去了省二院,由于有多年糖尿病史,嫂子初步判断为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造成的反胃,一开始没有让住院,只是开了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观察一下。药物吃了一周以后发现并没有好转,于是安排住院调理和检查,包括胃、肠镜什么的,12月17日上午胃镜检查,人多排队等到12点才排到做胃镜,进入胃镜室后我赶紧联系嫂子过来帮我们看检查情况,不到10分钟她就出来跟我说我父亲食道里面都是瘤子,很严重,估计没几个月了,我当时就蒙了,碍了那么久想着肠胃没有事,就是糖尿病胃轻瘫而已,没想到问题出在食道,还是很严重的程度,嫂子也很无奈,示意我先不要告诉老人家,我想哭但忍住了,不想让父亲看出来有什么异样。怀揣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姐姐和媳妇儿。

接下来就是要一面考虑如何瞒住父亲,另一面和家人、医生商讨治疗方案,嫂子说保守治疗就是喝点中药抑制癌细胞生长,估计能维持一两年,还可以下个支架,但是也是短期的,最终癌细胞生长会压扁支架,手术‬治疗就是切除,但是必须先确认癌细胞没有扩散。

在省二院做了最贵的PET-CT确认癌细胞没有扩散以后,大家都觉得做手术切除是有意义的,嫂子给我们推荐了两家国内做食管切除手术较好的医院一个是郑大一附院,另一个是姐姐那边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考虑疫情和方便性,我确定选择郑大一附院。当然还是嫂子帮忙联系了郑大一附院胸外科何主任。(在此要感谢大学同学和嫂子)

第一次来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医院,偌大的院区矗立一栋栋的高楼大厦,楼间距足有上百米,人是来来往往,人山人海,打了何主任电话后找到他所在的病房楼下,跟父亲倆等了快一个小时,终于见到了这个医术高超的医生。手术时间是1月3日,早上9点进手术室,下午6点出来,何主任把切下来的食管拿到谈话窗口,跟我说手术非常成功,时间长是因为器官黏膜剥离多占用了2小时,好吧,不管怎样总算手术成功了。剩下就是好好恢复,一般顺利的话10-15天吻合口就能长好了,恢复期间需要走路、咳嗽和吹气球,父亲特别虚弱,咳嗽和吹气球表现不好,冒着风险3000块一次的吸痰手术做了2次才会咳嗽和吹气球,术后‬第3天‬看‬着快要步入恢复的正轨了‬,姐姐‬也‬从‬广东‬那边‬过来‬帮忙‬照顾‬父亲‬,可是‬术后第9天他突然发高烧了(伤口‬感染‬的‬征兆‬)。

1月13日经过检查确认父亲遇到了食管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吻合口瘘,需要转科,面对质疑,何主任说郑大一附院综合水平高就是因为他的各个科室都很全,医疗水平也都很高,给我说的感觉转入介入科就像车辆装配进入下一个工序一样自然。

介入科吴教授是食管瘘口治疗的知名专家,介入手术下来7根管(脓腔管4根、胸腔管1跟、鼻伺管1根、肠胃减压管1根),手术通过脓腔冲洗、持续负压抽吸、胃液减压避免伤口感染,为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当然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血糖也至关重要,否则矣难以愈合。通过持续抽吸、多运动、多打饭,控制血糖。1月24日出院,姐姐‬在‬医院‬精心‬照顾‬了‬十多天‬,出院‬了‬爸爸‬就‬交‬给我‬了‬,为了在家能‬帮助‬好恢复,当天跑去大石桥那边的医疗器械城买了2个负压吸引设备(一个低压可以整夜吸,一个高压大吸力最多半小时)、2套血糖仪(英国雅培的东西真贵),回家一直检测血糖,高了就吃药控制,负压吸引设备也一直开着抽,鼓励父亲多打饭多运动。考虑到春节假期马上结束,2月5日预约第一次复查,就像买彩票一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很可惜这次没有中奖,瘘口还没有愈合,2月10日出院。

2月19日老家的叔叔伯伯过来家里看望父亲,那几天他状态特别不好,说是浑身没有力气,整夜失眠,于是咨询介入科能否提前预约住院调理,医院那边反馈等待手术的病人都排到一周以后了,咱这恢复期的病人暂时排不上号,同时建议我们去其他医院输液调理一下,于是乎我们家田老师联系了黄科大附属医院的医生,全程陪同办理了内分泌科的住院,新医院环境好,服务好,父亲挺喜欢的,在那边输液2天人就比在家里精神多了,我们也挺开心,只是母亲要时刻‬照顾父亲,每天‬时间‬都花‬在‬整理‬食材‬,洗洗刷刷‬刷上面‬了‬,有时候‬弄‬一条‬鱼挑刺‬拣‬刺‬都的得‬花费‬个吧‬小时‬,这就苦了小儿子没人照顾,小小年纪的‬我们‬慌忙送幼儿园了,小家伙‬可是‬整整哭闹了一周。

3月3日预约第2次复查,父亲在造影过后出现高烧不退,人都晕乎过去大小便失禁,整夜物理降温擦洗配合退烧药,痛苦的熬了2晚,哥哥从岳阳过来帮了我2天,3月7号出院,出院时吴教授告诉我们恢复得还可以,伤口基本上连住了,听了这个好消息父亲也开心的笑了,第一次感觉到有盼头了。

4月2日预约第3次复查(这天我生日),父亲因为缺钠突然神智不清,状况严重到怀疑是不是要over了,医生打了盐水和镇定剂,终于第二天早上醒来恢复正常了,当然第二天最开心的事莫过于造影检查结果伤口完全愈合了,创造了医疗奇迹,吴教授还给我们拍了糖尿病患者瘘口通过介入术恢复的宣传片,羡煞一屋子的病友。至此,我父亲的食管癌治疗历经5个月圆满成功。

感谢医生、感谢护士、感谢亲人、感谢家人,没有你们的倾力相助,就不会创造这个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