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0市入围GDP百强城市:佛山第21,江门超过中山,湛江第90

2025-11-21 12:15 来源:健乐园 点击:

广东10市入围GDP百强城市:佛山第21,江门超过中山,湛江第90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近年来一直占据着“全国经济大省”的头衔。它不仅是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也是GDP总量常年居全国之首。前三季度的GDP更是高达99939.18亿元,增速3.93%,稳稳地坐在全国第一的位置。可是,在这样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背后,广东省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省内各大城市的发展格局上,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要说广东省最亮眼的城市,那无疑是珠三角的几座“万亿俱乐部”成员。深圳、广州、佛山、东莞这几座城市都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堪称“广东的经济发动机”。然而,广东省的“非珠三角地区”则显得有些落寞。比如,位于广东西部的湛江,作为广东沿海里程最多的城市,虽然位置优越,却常常被忽略在经济讨论之外。湛江的前三季度GDP继续保持在全省第十的位置,虽然全国排名第90,但也足够让我们反思,像湛江这样的城市,究竟该如何打破发展的瓶颈呢?

广东的“南北差异”:珠三角一枝独秀,非珠三角渐显疲态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无论从区域布局还是城市排名,都呈现出典型的“珠三角一极”与“非珠三角滞后”格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吸引着大量资本、技术、人才,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链重心。而非珠三角城市,如惠州、茂名、湛江等地的经济发展则显得有些“滞后”。这些城市的GDP虽然也在增长,但与珠三角的差距显然在拉大。

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广东省的10座GDP百强城市当中,珠三角的表现无疑是最抢眼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这四座“万亿城市”牢牢占据了全省的“经济脊梁”,无论是产业基础、基础设施还是人才集聚,都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然而,其他城市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比如湛江,虽然在全省排名第10,但全国排名依然位居第90,显然和珠三角的城市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

佛山“掉队”与产业转型的焦虑

要说广东省今年的一个“意外”,非佛山莫属。佛山曾是广东省的“第三城”,也是全国制造业的重镇。早在2016年,佛山的GDP就高居全国第16位。然而,2023年佛山的排名却骤降至全国第21位,实在让人有些意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佛山的“掉队”?

从产业结构来看,佛山的经济主要依赖于传统制造业,尤其是陶瓷、家电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佛山虽然在产业基础方面依旧雄厚,但整体的经济增速却逐渐放缓。随着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和外来资本的涌入,佛山的竞争力逐渐显现出“后劲不足”的问题。而这一切,恰恰是佛山产业转型的“焦虑”所在。当前,佛山迫切需要引入新兴产业,如高科技、数字经济等,才能保持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江门“逆袭”:从珠三角“小龙”到新兴力量

在广东省的经济版图上,江门的表现无疑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作为珠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江门曾经被认为是中山、佛山等老牌强市的“配角”。然而,近年来,江门不仅超越了中山,甚至在2023年GDP突破4000亿元,达到了4022亿元。与此同时,中山的GDP则停留在3850亿元左右,江门已经悄然超过了中山。

事实上,江门之所以能够“逆袭”,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密不可分。近年来,江门积极引入现代化产业,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相较之下,中山一直处于传统制造业的“舒适区”,虽然基础雄厚,但在创新和升级方面的步伐显得稍显缓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经济增速上,江门能够超越中山,成为珠三角地区新的“黑马”。

汕头的“百强梦”与广东的未来潜力

虽然汕头的经济表现尚未达到“百强城市”的水平,但它显然是广东省下一个有可能进入全国GDP百强的城市。从目前的排名来看,汕头与前100名的差距最小,意味着它有着巨大的潜力。汕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而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进。只要汕头能够进一步加强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将不容小觑。

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区域间的差距依然明显。珠三角的优势毋庸置疑,但非珠三角地区的崛起也并非遥不可及。随着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地方政府政策的变化,像佛山、江门、汕头这样的城市,完全有可能迎头赶上。无论是加快产业转型,还是提升创新能力,广东省的各个城市都需要在“旧”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突破点,才能真正实现均衡发展,推动整个省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