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

2025-08-23 09:47 来源:健乐园 点击:

1909年11月13日——南社成立

关于南社的由来: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嘉善县(今浙江嘉兴)人士杨熹在江北一带建立了文社组织"南社"。因创立人和创立地点都在南方,故名南社。也称"江北南社"。后并入复社。南社是和云间几社,香山同社一样具有民主思想的士人议论时政的文社。

近代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活动中心在上海。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南社"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文学为革命服务的目的性更明确了,文学的战斗性和群众性也大大地随之增强。至1923年解体﹐南社社员总数1180余人。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

南社可谓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风靡云蒸,阵容整齐,如今,南社后裔精英遍布海内外。最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纤之父"高锟就是南社后裔。

从南社的酝酿、发展、高潮,直至余绪,都有吴江人参与。南社发起者陈去病、柳亚子和高天梅三人,吴江人占了二席。陈去病是南社成立的主要奠基人,柳亚子是南社的主帅,实际领导者,当时就有"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的说法。当时吴江县的南社社员人数在全国也居第一,达一百三十九人。

2009年,在"百年南社"文化节期间,吴江举办了由南社百年历史回顾、南社社员书画作品和"南社故里、吴江新韵"三部分组成的两岸三地展览,该展览在香港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柳亚子》在香港凤凰卫视播出后也得到了各方好评。另外《南社百杰》、《不可磨灭的记忆--百年南社·后裔寻访》等纪念书刊和纪念邮册也陆续发行。